5个优点/4个缺点 测林肯MKZ H混动
发布时间:2017-08-22
你知道美系豪华品牌在国内有多不招人待见么?!
前两天我看了个行业报道,是关于整个福特家族(林肯属于福特)2017年1-5月的销量分析整理。其中点名表扬林肯用了5个月时间实现销量翻倍,而这里增幅势头最明显的就是MKZ;5月份增幅高达88%,但总共只卖出了978辆…
不用说月销破万的奔驰C级和宝马3系,甚至连每月只卖出1000+的英菲尼迪Q50L都足以秒杀MKZ这个88%增幅...林肯再怎么二线豪华,至少还是个能聊历史摆情怀的百年老厂。即便干不过苦心经营国内市场的欧洲对手,也不至于对英菲尼迪这样的80后望其项背...
不用去从消费者角度分析为什么美国豪华品牌在国内境遇尴尬,销量已经足够说明问题。或者说这个原因并不能从消费者身上找…对于林肯而言,和BBA硬怼定是以卵击石,做出差异化改变势在必行,比如今天的这辆MKZ H混动。
随便打开一家汽车网站,输入“进口”、“中级车”、“混动”这几个检索条件就会发现可选寥寥。除了MKZ混动之外可能就剩下进口Q50 Hybrid了,而后者起步价50万+,但MKZ混动顶配才不过40.88万元。
一:省油
对于混动车而言,什么环保低碳都是说给别人听的,唯有省油才是王道。我接车开始就把油表清零,以28km/h左右的平均时速耗时3小时44分钟跑了104.3km,其中经历了大约60%拥堵路况还有一次冷启动,最终测试成绩为5.4L/100km;期间依靠电力行驶了56.1km,占总里程的53%。
5.4L/100km意味着什么呢?一般来讲同级多采用2.0T发动机,百公里油耗都在10L左右,而MKZ混动油耗只有大约一半。也就是说别人跑50km所消耗的燃油足够MKZ混动跑100km,如果按照每年10000公里的常规用车习惯,一年至少能省3000块钱油费;拿5年作为一个换车周期的话能节约15000块钱,并且这家伙喝92号就能满足胃口。
二:动力还不赖
所有的混动车动力都不是硬指标,说MKZ动力不赖也只是相对而言。这套2.0L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电机+eCVT的结构和丰田类似。这也不奇怪,毕竟当年福特和丰田在混动领域有过一段合作,虽然最后无疾而终,但在福特(林肯)混动产品中看到丰田的影子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电量很容易影响到加速成绩,在充足的时候最快一组0-100 9.62s。而后随着电量减少,出现了10.25s、10.26s、10.27s这连续三组数据,最后两组就索性11秒开外了。开了这一礼拜,我发现MKZ电池容量几乎很少充到满格,也就是说一般都是用半块电池在马路上跑;我认为那连续三组相似的成绩更能代表其日常加速性能,只不过我们测试要求是取最优值罢了。
三:驾驶高级感近乎满分
这套CCD可调悬架不论在2.0T MKZ还是大陆上都有着极其正面的评价,之前我同事尹栋测试大陆的时候曾给过"顺滑的像是悬浮在空气中行驶"这样的评价。
中低速驾驶时底盘柔软得十分扎实,原谅我实在找不到太贴切的形容词去描绘;有点儿类似那种穿着像踩屎的跑鞋,初段十分柔软,当感觉要一陷到底的时候却被很牢固地托住。激烈驾驶状态则换了副模样,避震器兢兢业业地限制住弹簧,又不同于德系机械味儿的冰冷,提供厚重感的同时也在保护驾驶员屁股不受到过分冲击。
四:也许是最好用的AUTOHOLD
我喜欢带有AUTOHOLD的车,免去了等待红灯时要么摘挡,要么踩住刹车的烦恼;但大多数AUTOHOLD需要你使劲踩下刹车踏板才会工作,遇到红灯车辆刹停后右脚还得跟刹车较劲。MKZ混动的AUTOHOLD很敏感,你只需要负责缓慢刹车,车辆完全静止后AUTOHOLD便会启动,很省心也很方便。
五:影剧院一样的音响
这辆顶配车原厂带14个扬声器的Revel音响,也可以加钱选配升级到20个扬声器。拿到车的前两天我一直用它来听相声,也听不出来音质的好坏。本来我也是个对车载音响没太高需求的人,8年前我的第一辆北斗星就俩喇叭,高音都发劈我也乐得其所。
不过当我第三天在车上听歌的时候还是被震撼到了,之前不论是奔驰S级还是宝马7系,音响系统我都听不出来有多牛X,可能跟我的耳朵不敏感有关。但MKZ这套Revel音响真的媲美电影院音质,这种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耳朵能明显感受出来。
一:空间太小
MKZ是“看着大,坐着小”的代表,4925mm的长度比沃尔沃S60L、英菲尼迪Q50L及宝马3系长轴都长,甚至超过了定位中大型车的雷克萨斯ES,但这种大也只能体现在尺寸上。
坐进车内就会发现,“越级”的尺寸下隐藏着“缩水”的空间表现。前后排头部空间都只有一指,后排腿部空间仅一拳,再加上跟iphone6一样高的地台,这样的空间表现放在紧凑级里都不太拿得出手。另外,美国人追求的高窗线“城堡式”驾驶舱和黑色顶棚也会让压抑情绪再次放大。
二:身高超过180的下车请低头
过分向后倾斜的A柱压缩了前排垂直空间,如果你身高超过180cm的话,下车要先“鞠躬”。虽说轿车都是钻进钻出的,不过MKZ的门框也有些太低了,下车的时候总得先“客气”一下。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客气客气也不难理解,人高马大的美国人是怎么忍过来的?
三:无钥匙进入得使劲按!使劲!
提车头两天我一直没闹明白MKZ的无钥匙进入为什么那么迟钝,每次锁车都得对着车门把手来回“爱抚”好几次才能落锁。开始我还以为坏了,后来才弄清它正确的打开方式,你得用手指头(最好食指)对着感应区使劲按。既然如此设计成物理按键岂不更直观?要不就和大多数感应式一样,手往门把手上一搭即刻落锁。
四:逼格还是要视野!二选一!
MKZ的全景天窗绝对是最帅的,没有之一!整片玻璃车顶向后滑动打开,那感觉就像敞篷车打开顶棚一样炫酷。但帅不过三秒,天窗开启状态下,玻璃车顶会盖住后风挡。逼格/视野不能两全,只能你自己掂量着来了...
和通常的混动车一样,MKZ起步时采用纯电力驱动。一般情况下发动机会在30km/h左右介入,由于整车NVH水准很高,发动机启动瞬间的噪音会被隔绝在车外,振动也难以察觉。如果保持缓慢给油并且直道够长,纯电开到40km/h以上也不成问题。大脚给油会让发动机更积极地介入工作,不过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的声音实在不怎么好听,急加速的时候多少有点儿吵闹。
林肯的产品向来不强调运动化,MKZ油门调校风格略显沉稳,追求气定神闲的动力体验。但这并不代表它很肉,只是没有我预想的那么灵敏。从静止到起步,从纯电到油电混,每一种工况下动力来都来得不急不躁,但却能满足你加速超车的需求,好像永远在追求点到为止刚刚好的状态。
MKZ动力输出的过程难觅爆发点,如果单纯从驾驶角度出发的确有些“无聊”。但对于混动车来说,开着“无聊”也许是一种赞扬,尤其是油耗显示只有5.4L/100km的时候。拿驾驶乐趣换油耗,这买卖挺划算的。
仪表盘右侧的效率叶片可以说是油耗评价系统。如果你看到枝繁叶茂就说明现在开得挺省油,但要一直地板油,绿叶就会一片片凋零,最后只剩下枯萎的藤蔓。驾驶过程中只要右脚离开油门踏板,车辆就会即刻进行回收,如果再给油的动作足够轻柔,这辆车会进入纯电滑行状态。
也就是说不管在低/中/高任何速度下,收油再缓加油都会出现短暂的纯电驱动,虽然距离并不会很长,但见缝插针地利用了城市驾驶中频繁收油的特性来进行动能回收到纯电驱动的转换,竭尽所能降低燃油消耗。如果你掌握了刻意收油的技巧,那么MKZ的油耗将会是个充满惊喜的数字。
中高速下的动力表现可以接受,地板油会激发油电协同工作,足够应付日常超车什么的。不过有一个问题,如果收油后马上地板油加速,发动机再启动有点儿慢。换句话说,只要你收油了,即便再次全油门也不能立刻催逼出最强状态。总体来说,要想获得最强动力输出,必须一直顶着油门,收油后的再加速能力相对平淡。
这种性格让MKZ混动在绕桩中比较被动,入桩收油后马上纯电滑行,再踩油门时发动机跟进速度偏慢,而当动力到来的时候已经面临下一次入桩,不得不再次收掉油门。结果就是越绕越慢,很难把车速控制在恒定的理想范围,最终用时11.08秒完成测试。不过CCD可调悬架在绕桩测试时全程给予车身充足支撑,车尾也没有因为电池组的关系而变得不可控制。
这辆车刹车踏板阻尼偏小踩着略轻,而且中段的“空挡”会让驾驶者比较没信心。城里跟车的时候这点也挺明显的,轻踩制动力充足,但再踩就有点儿脚感发陷且制动力有明显减弱,往往需要多给点儿刹车,过了中段的波谷就好了。
其实这辆车动力特点不太鲜明,至少开起来是这样的。就跟我之前说的一样,一切都是追求点到为止,会削弱驾驶者的主观感受。开了一周,除了底盘极具高级感和NVH不错之外,MKZ混动没留给我太深刻的印象。对了,还有eCVT无级变速箱(和丰田混动原理类似的行星齿轮结构)带来的丝滑平顺。
就像文章开头说的,30-40万区间的进口/混动/中级车还真没什么可选...跟它大小差不多的几乎都是合资产品,唯一符合进口/混动/中级的英菲尼迪Q50混动又太贵...如此来看,MKZ混动貌似处在了一个真空地带。既然没有点对点的直接竞品,索性就不聊竞品。下边我列出了MKZ H三款车型的具体配置差异和报价,分析一下具体哪个配置更值得推荐。
林肯MKZ H 尊享版 | 林肯MKZ H 尊雅版 | 林肯MKZ H 尊耀版 | |
---|---|---|---|
官方指导价 | 32.98万元 | 35.78万元 | 40.88万元 |
轮胎尺寸 | 235/50 R17 | 245/40 R19 | 245/40 R19 |
并线辅助 | - | ● | ● |
车道保持 | - | - | ● |
车道偏离预警 | - | - | ● |
前雷达 | - | ● | ● |
自动泊车 | - | ● | ● |
全景天窗 | - | 〇 | ● |
电动后备箱 | - | ● | ● |
方向盘电动调节 | - | ● | ● |
方向盘加热 | - | - | ● |
座椅加热 | 前●/后- | 前●/后- | 前●/后● |
座椅通风 | - | 前●/后- | 前●/后- |
座椅按摩 | - | - | 前●/后- |
后排音响控制 | - | ● | ● |
音响扬声器数量 | 11 | 11 | 14(选装20) |
远程服务 | - | ● | ● |
通过以上配置差异列表不难看出,MKZ H的中配和顶配两款并无明显配置落差。顶配车也就比中配多出了车道保持、车道偏离预警、全景天窗、方向盘加热以及座椅按摩等,而这些配置也并非产品核心卖点,属于锦上添花而已。而低配车看起来就稍显逊色了,17寸"小脚"实在没啥视觉美感可言,实用配置落差也太大。如果不是囊中太过羞涩的话,还是多花2.8万上中配吧!
中配显然是全系最值得推荐的车款。不仅比顶配便宜了5万多,而且配置上完全不落下风。什么前排座椅通风、自动泊车、电动后备箱、后排音响控制系统以及远程服务一应俱全;加上LED大灯、19寸轮圈等等等等,基本上亮B格的配置都给你了。如果还嫌不够...选装上那个帅但挡视线的全景天窗就齐活了。
总结:
其实不论是MKZ还是今天这辆MKZ H,我觉得林肯的车在产品上都具备不俗竞争力。外形赏心悦目、内饰用料高级、配置厚道、驾驶感受对得起"豪华"二字,最主要的是价格便宜而且纯进口。除了空间太过局促之外,这车没什么硬伤。
那么,林肯这么不叫座的原因只能用"国内认同感低"来解释么?我觉得没那么简单。全北京就三家经销商,都不用说去叫板BBA,美国老乡凯迪拉克都是他的三倍,甚至英菲尼迪的销售网络都比林肯密集。在产品具备竞争力的同时,林肯真该花些心思想想这些问题。如何解决消费者买车和维保的后顾之忧才是现阶段的核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