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知道大家贪新厌旧,所以2016款途锐赶在iPhone 6s正式开卖之前跟大家见面。什么?2015款途锐不是今年6月份的时候才上市吗,这么快又来2016款了?莫非和上个月天津的事故有关?开玩笑呢。为什么这么快推新款并不重要,重点是新款有什么变化。作为一个年度改款车型,变化主要在细节方面,近距离接触之后我觉得它年轻了不少,不再是只适合老爸开的车。
受前后包围款式变化的影响,新款途锐的车身尺寸有些许变化,比老款的R-Line车型短了1mm,实质上跟老款没什么区别。新款途锐的车身长度和奔驰M级比较接近,比宝马X5和沃尔沃XC90都要小一些。
新款途锐配备空气悬架,车身高度和悬架阻尼都可以调节。当车身高度调节旋钮位于标准模式挡位时,车身高度会随着悬架阻尼模式(舒适/标准/运动)调节而调整。车身高度升至最高时,最大离地间隙为300mm。
总的来说,除了前脸造型之外,新款途锐在外观方面变化不大,变化之处主要在细节方面。新款途锐的两款高配车型均配备空气悬架,而且可以在后备厢独立控制后悬架升降,方便取放行李,比老款车型更加人性化。
新款途锐在内饰方面同样变化不大,但细节的变化去让它变得更年轻,更精致。例如三辐式的方向盘取消了桃木装饰,控制按键和旋钮使用铝合金材质,这些都为车辆增色不少。
尽管新款途锐的内饰设计还是原来的样子,但近距离接触之后发现,确实比老款车型更容易接受,不再觉得只适合老爸开。新款途锐增加了一种叫富矿褐的内饰颜色,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但我还是觉得纯黑内饰最好看。
新款途锐依然配备3.0T机械增压发动机,但发动机功率比老款车型提升了30马力和20牛·米,最大功率为320马力,最大扭矩为440牛·米,依旧匹配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据官方介绍,除了动力提升之外,车辆的百公里油耗也从原来的11.2L降到10.2L,等到日后拿到试驾车我们再实测验证。
4Motion全时四驱系统在一般道路情况下,前后轴按照40%:60%分配,如果是在特殊道路,则可以按照20%:80%或者60%:40%分配。
说明会上讲师介绍说,新款途锐的发动机提升了30马力,0-100km/h加速时间比老款车型缩短了0.1秒,对于一台2吨多的中大型SUV来说并不容易。但从实际驾驶感受来说,变化并不是很明显,或许老款的车主能感受得到吧。在D挡模式下加速效果很平淡,如果遇到急性子,估计经常要把油门往死里踩。
遇到上面的情况,一般套路都是会切换至S挡试试,果然有效,加速效果明显好很多。但毕竟新款途锐自重较大(2244kg),真要有点推背感起码要3000rpm以上。S挡和D挡之间明显的差异,说明了D挡表现得比较肉是调校问题,故意而为,并非车辆真正的实力。我想,如果是跑高速的话,D挡经济省油也未尝不可,如果从驾驶感受或者用户体验来说,显然是S挡更合适。
新款途锐高配的两款车型配备空气悬架,车身高度和减振器阻尼都可以调整。对于公路行驶来说,舒适模式和运动模式的差异在后者保留了更多的路感,能让驾驶员获得更多路面信息,但对于不太敏感乘客来说,很有可能察觉不出变化。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体验车辆的性能,主办方特意给我们安排了一条柏油路的山路试驾,据说号称腾冲的秋名山,山路上弯多而且有起伏,对于更考验车辆的综合性能。
切换至运动模式,车辆会自动调整车身高度(悬架调节需为标准模式挡位),悬架阻尼也会加大,方向盘转起来也更沉了。整体效果就是,面对连续弯道的时候车身动态表现更紧绷,左右晃动的幅度更小,整体操控性能很不错。当然了,这里说的表现不错并不是指极限驾驶的情况,而是相对于普通轿车来说的,新款途锐基本上克服了SUV重心高的问题。如果选择舒适模式会怎样?假如运动模式的表现可以打80分,那舒适模式大概就是70分的样子,也不会差太多。
跑完山路之后,换一段offroad路段试试。其实这段路难度系数并不高,轻度泥泞车辙类型,基本上不存在陷车的可能,非常安全。在这里,我们简单体验车辆四驱系统的表现,首先是悬架调节选择越野模式,车身高度调至第四格(最高是第五格),悬架阻尼选择任何一种模式都可以,结果是车辆毫无难度地通过了。对于汽油版的途锐来说,配备的是一套全是四驱系统,但所有差速器都是开放式的,依靠电子系统辅助,以公路性能为主,兼顾轻度越野需求,跟硬派越野车很不同。
总结
无论外观内饰,新款途锐都在细节方面明显提升,给人感觉更与时俱进,不再老气横秋,动力方面也有所提升,对于消费者来说这绝对是好事情。其实我不太愿意去猜测为什么这么快推出新款车型,反而是更担心新款途锐的前途。其实新款途锐本身的综合实力挺不错的,尤其是在车架等看不到地方,厂家确实下了很多功夫。但横看宝马X5、沃尔沃XC90这些竞争对手都逐步推出2.0T车型,以此降低入门级车型的价格提升销量,大众是否也可以参考一下呢?(文/图/摄 汽车之家 黄荣嘉)
售73.9-94.6万元 进口大众新款途锐上市
//www.autohome.com.cn/news/201509/879530.html